3月8日,備受關注的小派5K PLUS在某電商平臺上開啟預售,并計劃于3月26-27日完成發貨。截止于目前,共有318名用戶進行預定,預計銷售額已達到160多萬。在單頭顯5399元的高價之下,能夠擁有這樣的成績已經算得上是相當出色。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款售價6999元的產品5K XR也已經有100人預定。
在上周,我們拿到了其中的一款產品——小派5K Plus。雖然不是傳聞已久的小派8K,但在一周的深入體驗之后,筆者認為小派的產品還是值得聊一聊的。
一、關于小派
在測評這款產品之前,筆者先來和大家聊一聊小派這個牌子,談談自己的想法。一提起小派,筆者腦海中就浮現出了三個關鍵詞——‘8K’、‘眾籌’以及‘延遲發貨’。
第一個關鍵詞是‘8K’。2017年9月,小派在IFA展會上低調展出了自家的8K頭顯產品,成為了全球首家推出8K VR頭顯的廠商。這一舉動不僅為小派貼上了雙眼‘8K’的標簽,也讓小派在頭顯分辨率領域上再一次領先于其他的競爭對手。
2016年初,小派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推出了全球首款4K分辨率的VR設備——小派4K。在當年主流高端頭顯處于2K級別的時候,小派的產品一鳴驚人,從此奠定了“VR頭顯分辨率老大”的稱號。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條燒錢且充滿困難的路,但這又是小派能夠立足于現在的關鍵所在。在市場充斥著各種VR硬件的2016年,小派使用了將分辨率提升一倍的做法才立足了腳跟。其實往往消費者在購買產品之前會將硬件參數作為選擇的標準之一,這樣的宣傳方式又未嘗不可呢。但這條路需要小派最少都要在分辨率參數上保持領先,所以‘8K’產品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