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人駕駛行業再掀波瀾,先是通用Cruise接受軟銀22.5億美元的投資,接著Waymo斥資向菲亞特-克萊斯勒(FCA)一次性訂購6.2萬臺Pacific,一舉將其無人駕駛車隊擴大一百倍。
如此一來,補齊資金短板的Cruise和彌補了造車劣勢的Waymo可謂勢不可擋。相較于這兩家無人駕駛行業的Top 2,中國無人駕駛企業的技術差距不可謂不小。
那么,在無人駕駛全球賽道上,中國是否將被美國遠遠甩在身后?
且慢,無人駕駛技術從落地到最終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條路上的變數和復雜性可能遠超我們的想象。很有可能,中國在無人駕駛領域的異軍突起,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隱私換便利?
最近,“互聯網女皇”發布的《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大家都看了嘛?其中,不知諸位是否注意到一組非常有意思的數據。
來,讓懂懂筆記給大家畫個重點: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fk的調查,在全世界范圍內,中國用戶更愿意為了利益而分享諸如財務和駕駛等相關數據,這一比例在中國為38%,比排名第二的墨西哥高出8個百分點,而美國則為25%。
想必大家都還記得,今年三月李彥宏因“中國人愿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等相關言論遭到吐槽。不過,如果李彥宏換一種表述呢?
比如“據‘互聯網女皇’發布的《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國有38%的用戶愿意為了利益而分享數據,在全球排名第一……”嗯,吐槽會少很多吧?;蛟S我們不得不承認,李彥宏可能說了一些大實話。
閑話不提,咱們今天聊無人駕駛,而之所以用隱私話題開篇,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