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賣平臺競爭異常慘烈,滄海橫流死的死、合并的合并,甚至連騰訊系的大眾點評與百度系的百度外賣都分別歸屬于美團與餓了么,除了滴滴這樣不差錢的主,還真的沒誰敢在外賣市場再分一杯羹了。
很多第三方的數據機構從用戶數據角度得出美團外賣“一家獨大”結論,而在上市財報中也看到“美團外賣交易額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話術。美團一直在強調雖沒有盈利,但是平臺有海量用戶規模,不愁變不了現。這種故事資本的底氣還是與占據20.1%股份的第一股東——騰訊發展過程有所相似的邏輯,而上市了之后財報數字怎么增長?
如何快速縮小虧損額依然是擺在美團面前現實的難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團一直要對自己外賣市場份額第一的定位進行嚴防死守,哪怕只是在品牌的認知層面上的。
但筆者卻認為,美團外賣市場份額第一是個偽命題,并且受困于其財報增長與市場份額的規模陷阱之中的。
外賣平臺“用戶端”的數據無外乎“注冊量”和“成交量”,很多用戶有在多家平臺點餐經歷,加上外賣流量入口不只是App,美團外賣有微信九宮格、小程序,餓了么在支付寶、淘寶、百度App,基本上目前的超級App已經和外賣平臺深度綁定了。所以單從用戶的感知度和接觸度上看,美團外賣與餓了么之間并未形成明顯比較優勢。
外賣平臺打了這么多年,說到底爭奪的用戶點餐習慣、消費粘性,只有更大的訂單在市場上才有在商戶那里有話語權,而外賣平臺本身分為用戶端、商戶端、騎手端、技術端、資本端綜合維度的競爭,注定只是巨頭之間的“無限游戲”,而美團在外賣領域面對就是阿里巴巴這一無限血槽的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