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智能音箱這片紅海,華為終于坐不住了。
過去兩年,BATJ、小米以及N多個中小型創業企業相繼進入智能音箱大戰。華為在經過內部多次討論,不斷否定又不斷重啟,終于也將在今年年內(預計10月份)推出智能音箱。一位華為研究院員工向藍鯨TMT記者側面證實了這一點。
入局智能音箱較晚的巨頭,除了華為就是三星了。
前不久,2018年8月10日,在三星Note 9發布會上,三星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Galaxy Home。Galaxy Home內置六個揚聲器一個低音炮,八個檢測語音輸入的遠場麥克風,具備播放音樂、遠場識別聲音、控制智能家電設備等功能。
不過由于Galaxy Home外形顏色“特別黑”,底部安裝了三角支架,橫過來特別像“老式手搖爆米花機器”,因而遭到了國內外眾多網友的嘲笑和調侃。盡管外形不出眾,首次亮相并不“漂亮”,好在也算是趕上了高端智能音箱的“末班車”。遺憾的是,三星并沒有公布Galaxy Home價格和上市時間,具體可能要等到11月三星開發者大會。
不同于亞馬遜、Google等互聯網企業們做智能音箱的“輕而易舉”、“輕車熟路”,硬件廠商們涉足智能音箱總是“多災多難”,各種波折。
早在2014年,蘋果公司就開始了智能音箱項目。該項目經過多次猶豫、延緩、跳票、恢復,結果被亞馬遜的Echo搶了先機。
而同樣,華為內部猶豫不決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也在于,就像華為消費者業務戰略方向的負責人邵洋所說的那樣,智能音箱確實是一個風口,但是要搞清楚究竟是誰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