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于公眾號商業與生活(xiaopeizhu8),作者:朱曉培
滴滴正在經歷一個困難時刻。
“過去幾天,我們內心再一次陷入了無比的沉痛和煎熬。”程維和柳青在公開信《鄭重道歉》中寫道。
8月27日,滴滴在全國下線了順風車業務,但輿論仍是一邊倒的指責。
實際上,近一年來,針對滴滴的質疑聲一直沒斷過:過度加價、數據殺熟、派單不合理、安全問題,所有打車平臺可能出現的問題,滴滴都一一面對了一遍。
不斷出現的質疑,原本不是一件多么壞的事情。
正如滴滴的投資人、正心谷創始人林利軍曾表示的那樣:每個困難都是畫了圈的祝福,如果你一直沒有困難的話,有可能前面面臨一個巨大的災難。
正確的對待外界的質疑,可以預防不必要的危機。但在8月的順風車事件之前,滴滴顯然并沒有真正的正視這些問題?;蛘哒f,想要快速發展的好勝心,壓倒了對危機該有的敏感。
程維和柳青也在道歉信中承認:“六年前出發的時候,我們堅定地認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讓出行更美好,但經歷的悲劇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因為我們的無知自大,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幾年里,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激進、資本、好勝,這是今天許多互聯網創業公司篤信的教條。
大概是從2012年開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用金錢換時間”成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口頭禪。但時至今日,一邊是投資人在眾多獨角獸項目里遲遲不能退出,另一邊是包括滴滴在內的公司業務陷入發展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