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優信正式向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擬籌集5億美元資金,準備上市。據了解,作為二手車第一股的優信,此番上市,是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交易服務能力,對自己的產業鏈進行整合。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仍被虧損問題圍繞的優信,真的可以通過上市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景嗎?
事實上,優信想要通過上市解決自身的盈利問題難度很大。一方面,雖然二手車市場前景廣闊,但就目前來看,其市場潛力尚未揮發。另一方面,優信自身存在的隱患不少。
二手車市場潛力無限,奈何頑疾不消潛力難以激發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二手車市場規模正在逐漸擴大。據艾瑞數據顯示,中國的二手車交易規模在未來5年仍能達到年復合19%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2年將增長到2960萬輛。而促進二手車市場擴大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二手產品的滲透力不斷加強。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對于二手產品已不如從前那般抗拒,基于人們的消費觀,各類二手平臺不斷興起,例如閑魚、撿衣褲、車置寶等。在這種環境下,二手車市場的認可度得到快速提高,優信、瓜子等二手車平臺開始出現并受到人們的喜愛。
二是,人們購買需求的增加。近幾年來,汽車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大眾對汽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是領著微薄的月薪,卻承擔著沉重的房貸,面對的經濟壓力較大,消費能力有限,而新的汽車高昂的價格無疑會增加人們的經濟負擔。出于對價格上的考量,相對低廉的二手車成為了人們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