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擾多時的Faraday Future(簡稱FF)糾紛陷入僵局,到底真相如何?自誕生之日起就引起極大關注的FF又將如何演變?界面新聞試圖還原這場跌宕復雜的博弈。
基于信任而放權
恒大和賈躍亭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今年的6月25日,當時恒大以67.467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從而獲得45%的Smart King公司股份。
按投資協議約定,時穎將在3年內向FF支付20億美元的投資款,其中 2018年底前支付8億美元、2019年支付6億美元、2020年支付6億美元。
通過這筆巨額的投資,恒大成為FF的第一大股東,同時同意保留時穎此前授予賈躍亭的10:1特別投票權。換言之,賈躍亭仍然是FF實際控制人,即控制董事會,又牢牢掌控FF的經營決策權。
雖然恒大集團總裁夏海鈞兼任FF的全球董事長,但由于其全面負責恒大集團的運營,對FF日常管理并不多,恒大實際上委派到FF的只有一個出納員,只負責最基本的出納工作,而且協議已約定即便出納員不簽字,七天后也會視為同意付款,FF的資金使用權全實際由賈躍亭掌控。
由此可見,恒大從入股之初,就給予了賈躍亭及其團隊充分的信任與放權。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賈躍亭已經深陷樂視危機,個人信用也幾乎破產,恒大依然選擇了入股并放權,許家印進軍新能源領域的決心可見一斑。
FF中國三大困局
合作之初,雙方都很清楚,汽車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除了股東的資金投入外,暢通的外部融資渠道也是必須的。由于恒大在國內資本市場的信用紀錄明顯優于作為失信被執行人的賈躍亭一方,因此雙方合作后由恒大協助FF在中國開展融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