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這是我們修來的福報。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你去想一下沒有工作的人,想一下公司明天可能要關門的人。”
關于996的討論終于在馬老師表達這一觀點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罕見的出現了眾多反駁馬老師的聲音。即使馬老師再次聲明不支持996也無法消弭。
多年以來,馬老師的言論一直被很多人奉為圭臬,但這次的失靈,足以說明大眾對996的痛恨之深。
事實上,996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罵上熱搜。
2016年9月初,58集團被曝出將全員實行“996工作制”,隨后姚勁波的微博評論,被數千條來自疑似58員工的質問和指責占領。晚間,他在花椒的直播中又被同樣的質問刷屏,以致禁言了大量網友。被轟炸整整兩天后,58集團回應不會強制要求全員996。
這場喧囂看似以員工的反抗換回了勞動者正義的勝利,不過,當時沒被牽扯的互聯網公司,卻終究還是在GitHub的“996公司名單”中浮出水面。
3月27日,一個名為996.ICU的項目在GitHub上傳開,發起人呼吁程序員們進行揭露,將超長工作制度的公司寫在“996公司名單”中,過去一周內,華為、阿里、螞蟻金服、京東、大疆、字節跳動……一個個互聯網頭部公司先后上榜,58同城也赫然在列。
以前,姚勁波推行2萬多員工的996工作制,據員工爆料,“公司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是變相裁員,逼員工辭職”。巧的是,996.ICU的爆發,背后是整個互聯網的裁員潮。裁員潮如一面“照妖鏡”,正在讓繁榮泡沫掩蓋下的真相“現形”,而996可能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