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西南最偏僻貧困的山區之一。山腰上,皮膚黝黑的彝族孩子在挖土豆,山坳里,賈諾的水電站在晝夜不眠地挖礦——礦藏隱匿在互聯網最深處。
張志剛的礦場正在施工中,外墻散熱器透著冷峻的科幻感 ( 受訪者供圖 )
作為水電站老板,賈諾說自己是圈子里最后一個開始挖礦的。他為自己的優柔寡斷懊悔不已:四五年前入場的朋友早已身家上億,而他在半年多前行情最火時才進入,借了 90 萬元,全砸入一臺臺盒子般大小的礦機中。隨著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幣價大幅跳水,收回成本尚遙遙無期。
一場夏日的連綿暴雨讓記者從北京尋覓至此。輾轉搭乘了飛機、綠皮火車、縣城黑車,我來到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的大山中,試圖尋找被淹的虛擬貨幣礦場。網上流傳著一張照片,礦工們在清洗被泥沙包裹的礦機顯卡,國內甚至國外都瘋傳:四川暴雨引起的洪水,導致大大小小建在中國西南深山的礦場被淹,如蝴蝶效應般挫傷了全球比特幣挖礦算力。
在甘洛,暴雨幾乎每年夏天都會降臨。這里被稱為 " 水電王國 ",超過 120 家水電站密集地分布在高山峽谷中。有廉價電力的地方就可能有礦場,甘洛成為我探尋的突破口。
幾歲的孩子背著挖來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