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其貪腐的悔書相關細節
更新時間:2022-08-30 14:13:04來源:網絡 作者:朵朵問答
(原標題:癡迷玉石的沒辦司法局原局長,懺悔書曝光!不成還有這三只老虎栽在“雅賄”上) 5月11日,事的司《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一篇文章,癡迷長懺點名無錫市司法局原局長劉亞軍。玉石原局 文章還刊登了劉亞軍的法局懺悔書,披露其貪腐的悔書相關細節。在懺悔書中,曝光劉亞軍說,沒辦“過于戀物貪財,不成就必然導致玩物喪志。事的司” 無錫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癡迷長懺“劉亞軍淪為‘階下囚’,玉石原局緣于其背棄入黨誓言,法局貪財戀物,悔書將司法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籌碼’,索要賄賂、收受大量手表玉器,踐踏司法正義,最終自食苦果?!?/p> 文中提到,無錫市紀委監委以查處劉亞軍案為契機,把嚴懲腐敗和嚴密制度、嚴肅教育緊密結合,通過以案促改,整治違規過問插手案件、任職回避執行不嚴亂象,強化以案為鑒,增強政法干部廉潔執法思想自覺,堅決杜絕以權謀私、靠案吃案。 退休3年多被查,常宣稱“沒有辦不成的事” 5月10日,無錫市司法局原局長劉亞軍受賄、濫用職權案一審公開審理。經查,劉亞軍在擔任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無錫市司法局局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769萬元;濫用職權,安排下屬單位高價購買辦公用房,造成國有資產巨額損失。 劉亞軍受賄、濫用職權案遠程視頻開庭 公開資料顯示,劉亞軍,男,漢族,1957年10月出生,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1976年2月參加工作,在無錫政法系統工作了30多年,1988年至1990年,曾到海南掛職。2007年12月,任無錫市司法局局長;2008年1月,任無錫市司法局局長兼無錫市勞教所第一政委;2013年12月,任無錫市司法局調研員;2017年10月退休。 “上官河”注意到,劉亞軍是在2021年3月5日被查的,此時他已退休3年多。去年7月8日,劉亞軍被開除黨籍。通報指其“對黨組織不忠誠不老實,虛報、瞞報個人有關事項;貪財戀物,違規收受禮金、禮品;以‘雅好’為名,行‘雅賄’之實,將公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權錢交易;濫用職權,擅自拍板,造成國有財產巨額損失?!?/p> 中紀委機關報文中披露,“劉亞軍行事比較霸道,常宣稱‘沒有我辦不成的事’,在本地政法圈中很多人都知道。他出事,既在意料之外,也是必然結果?!眲嗆姽彩帐苡袷瘨旒?67件,工藝品31件,名貴表14塊,字畫25件等?!俺爽F金,劉亞軍喜好玉石、手表,有時候請他辦事,送這些更合他心意?!蹦诚嚓P涉案人說。 還有這些“老虎”栽在“雅物”上 近年來,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栽倒在玉石、字畫、攝影器材等“雅物”上,其中不乏“老虎”,值得高度警惕。 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曾在庭審中承認自己“為玉癡狂”。據悉,倪發科收藏有大量玉石,其受賄額近八成系玉石,總價值達1200萬元?!吨袊o檢監察報》曾刊文批其是“玉石省長”。文章指出,倪發科2008年擔任安徽省副省長后,分管國土資源工作,未經組織審批同意,就擔任了省珠寶協會名譽會長,接觸上了玉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到了瘋狂的地步。 倪發科 資料圖 2015年2月28日,倪發科因犯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兩罪,被判有期徒刑17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一百萬元。一審宣判后,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倪發科的悔過書全文。 “我從開始的搜集一般的玉石和礦石標本,到收藏省內外的一些玉石、玉器和奇石,直至愛上玉文化,癡迷上玉石、玉器,到了愛不釋手、不能自拔、玩物喪志的境地。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不知不覺的收到了一些老板大量的玉石、玉器,犯罪后經鑒定1千多萬,才使我吃驚猛醒。法律是無情的,我悔之已晚?!?倪發科在悔過書中寫道,“多年來我沒有學會抽煙、喝酒、打牌、玩麻將,但偏偏學會和癡迷上了玉石、玉器,讓所謂的玉文化交流這種糖衣‘雅賄’迷住了雙眼,讓瘋狂的石頭把我絆倒,摔下萬丈深淵,走向了人生不歸路?!?/p> 山東省原副省長季緗綺是一個非法占有書畫作品的“老虎”。2018年1月,季緗綺落馬。2019年3月,季緗綺被判14年。法院經審理查明,季緗綺除非法收受財物共計2571萬余元外,還于2004年至2013年,利用擔任山東商業集團董事長、山東銀座美術館法定代表人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公務送禮為由,騙取銀座美術館館藏書畫作品等財物,非法占為己有,共計價值人民幣1224.24萬元。 今年首個被處分的老虎,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宋太平,通報中也被指“收受名貴字畫等財物”。 宋太平 資料圖 據媒體披露,宋太平被查出非法收受的巨額財物中,相當一部分是“名貴字畫等財物”。宋太平愛好書畫,自2018年從副省級的崗位上退休后,就曾多次參加書畫界的活動。去年7月25日,宋太平被查。就在被查前一個月,宋太平還參加了書畫作品展。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曾刊文指出,無論“雅賄”的載體和形式多么“高雅”,都改不了其行賄受賄的本質。玉石無罪,罪在貪腐。只有守住愛好的“防線”,警惕“雅賄”的陷阱,才能守住清廉本色、抵御寶物誘惑。 近年來,在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下,權錢交易雙方為了逃避紀律法律追究,“雅賄”的手段日趨隱蔽,呈現一些新動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雅賄”等隱性腐敗問題,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 綜合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江蘇省紀委監委網站、長安街知事、澎湃新聞等 ![]() (責任編輯: 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