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第一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的公告,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成為首批通過備案的區塊鏈。再來一組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3月30日,“天平鏈”在線采集數據已達340余萬條,由于采取跨鏈存證技術,實際對應的證據文件或達千萬量級。
數字聽起來牛牛的,是不是很振奮!
那么問題來了——
一、“天平鏈”本鏈是什么?
2018年9月9日揭牌伊始,北京互聯網法院建設了國內首個由互聯網法院主導建立、產業各方積極參與的電子證據開放生態平臺——“天平鏈”,它采用的是區塊鏈技術,由于它在北京互聯網法院的最終功能也是維護公平正義,就稱作“天平鏈”啦。
有網友可能想追問:“區塊鏈”是個啥?
不妨試著從非技術的角度來了解一下:
假設你有10個紅蘋果,于是你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左鄰右舍,大家就拿小本本默默記下了“A君有10個紅蘋果”,標記為“A1”。有一天你朋友的朋友得知你有紅蘋果,就跟你買了一個,于是你又跟大家吼了一嗓子,“我賣給了B君一個紅蘋果”,標記為“A2”,并標明這個紅蘋果來自“A1”。左鄰右舍雖然默不作聲,但是都記下了,B君向A君買了一個紅蘋果。
有一天,B君表示,我這個紅蘋果是自己種的!左鄰右舍就跳起來了,你這個紅蘋果是從A君那買的!B君死不認賬,于是A君就把A1、A2抽出來給B君看,B君無法抵賴。
看看,撒謊很難啊。
這個你眼睛看不到的、抽象地連接A、B及左鄰右舍、并能印證事實的關系網就稱作“區塊鏈”了。
由此,“天平鏈”的功能也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