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這個概念的逐步成熟,人們越來越清楚的捕捉到了未來的趨勢:尤其是在交通行業中即將出現的情景。汽車與汽車之間可以相互通訊,同時它們也可以跟交通信號燈實現通訊。但是這里會出現一個問題,信號是怎么傳遞的?信號強度又該如何保證?
因為不一定街道上總是有車在跑,往往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移動手機在偏僻山區中遭遇到的尷尬:信號強度若有若無。這個時候無線通訊的效率該如何保證呢?
如果要讓物聯網技術向我們生活深處走去,那么這樣一個障礙必須跨越。
最近有人想出來了一個解決方案。為什么不考慮將停在停車場的車子作為「信號中繼器」呢?而且越是路上沒什么車子,路邊停著的車子也就越多,剛好符合上述信號減弱時出現的情形。
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人琢磨出來了一個名叫「智能公路」的概念,它倒是沒有將路邊停著的車子當作信號中繼器,而是專門開發了一款專門扎在路邊的設備,作為信號傳輸中繼使用。你在日本、歐洲部分國家都能看到這種玩意兒(如下圖)。但是這個解決方案里還是存在缺點的:安裝好這樣一個設備的預置成本太大,大概每個設備帶來的成本是 5 萬美金。將維護成本,使用年限等因素考慮進去,攤銷后的成本每年為 1 萬 8 千美金。
匹茲堡 Carnegie Mellon 大學的電子工程學教授 Ozan Tonguz 接受采訪時就說道:「這也是為什么美國政府并沒有大規模地去應用這套解決方案的原因?!?/p>
何不嘗試充分利用停在街邊的汽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