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車CEO李健登上了頭條,這位百度曾經最年輕的產品總監,或許怎么也想不到,他登上娘家產品的頭條,竟然是以一種如此戲劇化的形式。
2月18日,有匿名人士陸續在社交平臺“爆料”:人人車陸續宣布破產、人人車全體員工離職、人人車資金鏈斷裂。一石激起千層浪,炸鍋的媒體開始通過各種形式求證消息的真實性,人人車反應也算迅速,下午三點左右發布官方聲明予以否認,稱“已收集好相關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隨即發布“新平臺+新零售”的2019年新戰略。
李健在內部信中提到,在新戰略下,率先進行平臺化運營,將人人車平臺在品牌、技術、資源上的優勢,與合伙人的經驗、技能、主觀能動性充分結合起來,實現二手車交易效率的提升。兩個小時后,該消息進入微博及百度雙熱搜。
不可否認的是,這波“官宣”以過山車的形式刷爆了存在感。不過,回歸正題,人人車所謂的新戰略,究竟透露了什么信息?
通過李健的內部信可知,人人車即將由自營模式轉變為合伙人模式。那么,面對長期以來備受詬病的二手車電商痛點,這種至少在這個行業聞所未聞的“新模式”究竟能否為人人車帶來轉機,又將帶領行業走向何處?
先來梳理一下二手車電商的模式變革之路。
自優信拍橫空出世,二手車電商開啟“被互聯網化”進程。無論是后來的C2C、B2C還是C2B,在初級階段都解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通過互聯網改變著消費者認知,讓無數人意識到網上買二手車有不被騙的可能,亦即打破了檸檬市場和信息不對等。以C2C為例,這種直接對接個人賣家和個人買家的模式,正如鏈家對外宣傳的“海量個人真房源”,試想一下,誰心里對中介沒有絲毫疑問?也正是這種撮合交易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大件商品的消費習慣。